3.1 施工控制
预拌碎石采用0.4%沥青用量的0.5~1cm单粒径石灰岩,对应沥青拌和站可采用6mm×6mm~12mm×12mm热料仓热料。预拌碎石撒布应控制好温度、撒布量、及时碾压3个方面。
预拌碎石撒布要求热撒,撒布温度应不低于170℃,由于预拌碎石是单一粒径材料,孔隙与外界相通,散热速度快,因此预拌碎石的运输过程中要用篷布覆盖保温。 预拌碎石的撒布量通过撒布车料斗开口大小和撒布车的行车速度来控制。施工前可通过干料试验确定撒布车工作参数与撒布量的关系后,再正式用于桥面预拌碎石撒布。撒布要求预拌碎石的撒布面积达到50%~60%,以现场能看见其下的防水粘结层,但车辆及人行走其上不接触为判断标准。随后,采用轻型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粘结牢固且均匀分布的SBS改性沥青预拌碎石层,既可保护防水粘结层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时不受破坏,又可与中面层相互嵌挤,确保防水粘结层与面层沥青混凝土间的粘结。
施工注意事项:
1)、要求砼基压实平整,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必须充分养护,不得有松动、起鼓、起皮现象,表面要求无浮浆、平整、干净,无明水;
2)、施工前将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搅拌均匀,可适当进行稀释;
3)、涂膜厚度要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用量1.2~2.5㎏/㎡,涂膜厚度0.5~2㎜;
4)、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但要避免高温,要求12小时内无降水,雨天不能施工,五级风以上不能施工;
5)、采用50㎏塑料桶或200㎏铁桶包装,要求0℃以上储存、运输,避免暴晒,储存期六个月。
SBS改性沥青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控制技术
SBS改性沥青是良好的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桥面处理、施工机具、施工工艺等关键控制技术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就是其中很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程中常出现诸如立交桥渗漏和盐霜、铺装层剥落、碱骨料反应、桥面板破碎等问题。通过分析可知,水是造成这些破坏的直接和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从根本上切断水的来源即作好桥面防水处理是保证混凝土桥梁免遭破坏,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提高桥梁上部结构的耐久性的有效措施,也是桥梁设计思想从强度设计向耐久性设计转变的重要内容。防水层为桥面板提供了一个防止湿气的无渗透性屏障;粘结层将铺装层与桥面板粘结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铺装层与桥面板的复合作用,改善桥面板与铺装层的受力情况,两者相辅相成,它们可以防止钢筋腐蚀、避免铺装层发生早期损害尤其是剪切破坏。
1 、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要求
1.1 材料要求
对桥面防水粘结层用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表1所列。
表1 6%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技术要求 检测指标
针入度(25℃,5s,100g)/0.1mm 40~60 50
针入度指数PI ≥0 0.8
延度(5cm/min,5℃)/cm ≥30 42
软化点(R&B)/℃ ≥75 85
运动粘度135℃/(Pa・s) ≤3 2.5
闪点/℃ ≥230 348
溶解度/% ≥99 99.3
弹性恢复(25℃)/% ≥75 94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 ≤2.5 2.0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1.0 -0.6
针入度比(25℃)/% ≥65 76
延度(5℃)/cm ≥18 22
沥青拌和站改性沥青贮存罐中必须加设搅拌设备,使用前改性沥青必须搅拌均匀,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测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